今时今日,香港演员断层已经差不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。提到年轻一代的香港男演员,不知道别人如何,我反正首先想到的,就是所谓的香港顶流姜涛……不过,客观来讲,这些年来,香港其实仍然出现了很多表现不错的男演员。比如,《怒火·重案》中的胡子彤,《潜行》中的刘俊谦。*胡子彤只不过,除了港圈以外,他们的知名度并不足够高。若不是在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饰演的信一小火了一把,知道香港有刘俊谦这么个演员的人屈指可数。*刘俊谦可以说,无论是个人的影响力,还是作品的分量,香港新一代演员都与老港星无法相提并论。不过,这里需要强调一个概念,我说的港星并不特指香港出生的演员。签约香港经纪公司,长期在香港发展,作品大多是港片,个人认为都可以看做是宽泛意义上的港星。我们所熟知的老港星,主要集中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。他们在银幕上魅力非凡,他们在海内外享有盛誉,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身份,那就是巨星。成龙、李连杰、梁家辉、周润发、刘德华、周星驰……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他们的名字。到了九十年代末期,虽然香港电影的市场萎缩,但香港明星制的余温仍在,造星能力也依然很强。于是,谢霆锋、余文乐、吴彦祖等当时的新生代才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。他们的外形好,业务能力也很强,算是接上了上一代港星,没有让香港男演员就此断层。在他们发力的同时,那些在香港影坛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这些年也逐渐成为了中坚力量。比如,凭借《叶问》打出一片天地的甄子丹,通过《树大招风》拿下影帝的林家栋。再比如,演了一圈喜剧回来砍兄弟的张家辉,从剑眉星目到越来越有点蜡像脸的古天乐。可惜的是,在他们之后,香港电影圈就后继无人,基本上没有什么崭露头角的男演员。以至于我们一看到现在的港片,几乎都是张家辉、古天乐、吴镇宇、刘青云等等老男人的排列组合。不过该说不说,相比女演员,香港男演员的情况还算好的。因为,早在本世纪初,香港女演员就已经断层了,到现在已经差不多20年。时至今日,一说到香港女演员,我们首先想到的,还是九十年代那些个惊艳了时光的绝代芳华。邱淑贞、张敏、张曼玉、林青霞、李嘉欣、王祖贤、关之琳……随便讲出一个名字来,大家的心里都仍然会免不了泛起涟漪。但是,要问比她们更年轻的一代,你能想起谁?蔡卓妍,钟欣潼,张柏芝?还是邓丽欣,周秀娜?实事求是,这些人中,张柏芝是曾经有可能在影坛影响力接续上一代女星的。蔡卓妍和钟欣潼更倾向于偶像歌手,邓丽欣和周秀娜名气弱一些。只有张柏芝不仅火遍大江南北,而且在电影方面成绩相当不错。她出道参演的第一部电影,就是周星驰的《喜剧之王》,柳飘飘这个角色至今无人能超越。2000年,一部《星愿》让她获得了第19届金像奖最佳新人奖,,《星语心愿》家喻户晓。2004,一部《忘不了》更是令24岁的她成为了第23届金像奖的影后。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,张柏芝绝对前途无量。可惜造化弄人,四年之后发生了照片门事件,导致相关人员的命运被彻底改变,包括张柏芝。那么,为什么在张柏芝之后,没有新的香港女演员脱颖而出呢?这个问题,与这些年港片一直是几个“老男人”排列组合,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。记得王晶曾在采访中说过,香港电影的没落与大陆无关,根本原因台湾市场不买账了。事实上,仅仅香港一座城市,根本支撑不起香港电影的繁华。早些年,台湾和东南亚是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。但到了90年代末,这些市场,甚至香港本土,都被更加刺激的好莱坞电影蚕食了。加上彼时市面上盗版横行,又恰逢香港经济萧条,香港电影越来也不赚钱,投资也越来越少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有人选择了转战好莱坞,有人选择了北上。这其中,还有一个关键的节点——2003年,内地和香港签署了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》,即CEPA协议。协议规定,香港主创人员所占比例不受限制,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。如果你是港圈大佬,你会如何安排?香港电影通常有着很强的男性气质,女演员再红也很难达到男演员在市场号召力上的高度。而且,香港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有出彩的不假,但更多时候还是为了凸显男性而存在的。所以,在商言商,针对CEPA协议,香港电影人做出的选择是弃女保男。那些年中,很多合拍片都有一个类似的配置,香港男演员是男主角,内地女演员则是二番或花瓶。如此一来,曾经那些一线的香港女演员,基本上失去了接到好资源的可能。她们不是没戏可拍,就是只能接一些小成本的文艺片。又或者,到内地来走走穴,参加参加综艺节目。今时今日,算上老演员,还有点名气的香港女演员所剩无几。在电影领域,依然能够看到身影的,似乎只剩下郑秀文和杨千嬅了。而在这样的环境下,老演员都没有发展可言,更不要说培养出什么光芒万丈的新人。当然,非要较真的话,的的确确还有一些香港女演员,这几年在内地颇有人气。不过算下来,她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演技过硬,TVB出身,演过内地的电视剧。比如,在《甄嬛传》里饰演皇后娘娘的蔡少芬,贡献了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场面;在《延禧攻略》里饰演娴妃的佘诗曼,从白莲花到腹黑女,用演技征服了无数人;还有,在一部又一部国产剧里刷脸的胡杏儿。比较年轻一点的,而且很有热度的,我能想到的有两个。一个是最近在《无限超越班2》里表现突出的高海宁。可以说,高海宁生动诠释了什么叫“12年TVB无人知,一部《三十而已》天下知”。在《三十而已》中,高海宁的戏份虽然很少,但每每出场都能引发热议。她因为内地电视剧终于火了这件事,恰恰也是港圈无法再造巨星的一个佐证。这说明,在如今这个时代,想要让一个演员形成足够大的影响力,只在香港自娱自乐是不可能的,那不过是圈地自嗨。还有一个是文咏珊,她也是港星出身。她的火爆,同样是因为参演了内地的大热电影《消失的她》。《消失的她》是不是好电影暂且不谈,至少它让更多人见识到了文咏珊的魅力和演技。单就这一点来说,无论是对文咏珊还是观众,绝对都是件好事。事实上,虽然说香港女演员断层了,但新生代也是有的,而且表现也是可圈可点。不过,或是受制于公司的安排,或是自己的兴趣点使然。这些女演员中,有一部分人的电影更多聚焦香港本土,基本不会在内地上映,对我们而言同路人没什么两样。比如,出演过《正义回廊》的钟雪莹,凭借《窄路微尘》提名过影后的袁澧林。相比之下,另外一部分女演员,倒是可以多说两句。她们之中,有人虽然本身就是香港人,但出演的电影也有机会在内地上映。比如,出演过《梅艳芳》的王丹妮,还有《白日之下》的女主余香凝。还有的,本身是内地人,却在港圈落寞的时代选择到港圈发展,然后回流到内地市场。比如,通过《踏血寻梅》成为金像奖首位90后影后的春夏。比如,仅仅两年,从内娱十八线转身成为港圈一线的刘雅瑟。一部《智齿》让她夺得了第40届金像奖的影后,去年在《潜行》中还饰演了刘德华的妻子。回过头来想,这真的不是一种剑走偏锋的“曲线救国”吗?以上这些人,尽管她们都很优秀,但恐怕也难抵黄金时代香港女演员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千万分之一。某种层面讲,香港演员的断层,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。就像香港自身一样,终将回归到它该有的位置。如今这个时代,已经不再是能够出现巨星的时代,繁华落尽的港圈更是不可能。在我看来,人们讨论香港老电影,怀念香港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,或许更多是对青春的缅怀。在那个贫瘠的年月,是香港电影满足了我们对快意恩仇的想象。也是香港电影,激发了我们对浪漫情感的心驰神往,给予了我们肆意大笑的纯粹快乐。这种体验,当时只道寻常,可在我们长大之后,却仿佛再也寻觅不到。相比一遍一遍唱起挽歌,我想我们不如把所有的美好留在记忆里,想念了就回头翻看一下。今天就到这里吧!拜了个拜!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:沼泽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